2023-04-22 13:55:23
0 引言
目前,隨著國內外展覽數量不斷增加,所展示的內容也越來越豐富,這種改變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有重要作用。展覽全流程服務質量對觀展者的導覽體驗有重要影響,大型展覽有場地大、規格高和人數眾多等特點,這要求其具備更高質量的導覽。在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逐漸有大型展覽使用移動智能設備進行導覽,提升用戶體驗,但在具體使用時也存在僅在智能移動設備中放置地圖、二維碼承載信息較少、導航質量不佳等情況,仍然難以滿足觀展者的需求。
1 服務關系模型
一個觀展服務生態由各種參與對象和事件共同組成。在觀展服務生態里,參展商由相關組織者進行招募,具體可以通過主動邀請或報名等方式讓參展主體參展,展覽的設計和布置則由展覽服務商進行,參展者主要提供信息和服務給觀展者。
其中,觀展者又分為專業觀展和非專業觀展,兩者有較大的觀展目的差異。專業觀展者的主要目的在于采購和開拓市場等,非專業觀展者的主要目的在于放松和學習等?;诓煌恼褂[內容,兩種類型的觀眾占比也有所不同。本文以非專業觀展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
在設計大型展覽時應構建好觀展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聯系。觀展導覽體驗包括全流程的體驗過程。在觀展服務體驗中,各類人群所產生的服務互動位置和時間均有所不同。參展人員主體和場所工作人員服務于觀展現場,組織者主要在于優化展覽前的導覽內容,各流程相互影響和協調配合,共同提高觀展體驗。導覽服務對于觀展者所起的作用在于幫助觀展者作出關于路線和展品信息等的決策,導覽服務所涉及的內容較多,難以通過幾張標識牌和平面圖就能包含。
一個高質量的導覽服務設計應確保觀展人員有良好的觀展體驗,信息和反饋的獲取是整個流程最為關鍵的一步,通過對各階段用戶反饋數據的收集,可以為后續產品和觀展體驗的優化提供一定的幫助,并且使發布信息的一方更加了解觀展者所需信息資料。觀展者在參展的整個階段所進行的咨詢和搜索等均為可用信息,其他利益相關者應重視該部分信息,從而更好地為觀展者提供服務。
2 傳統大型展覽導覽方式
當前,多數展覽中心所提供的導覽方式如下。
2.1 固定標識
固定標識是展覽中心最為常見的一種標識,如指引牌等。一般情況下,固定標識會懸掛在展館頂部、張貼在展館墻面或者是地點固定的平面圖。平面圖常會放置在展覽入口位置或其他有著較大人流量的位置,該種平面圖具有面積大、可視性強等優點。展覽服務商在進行固定標識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組織者和參展者所提出的需求等內容規劃設計方向,組織者則需要基于展覽內容以及參展信息繪制出詳細且完整的平面圖。
2.2 信息圖冊
多數大型展覽都會將導覽手冊放置在入口處以供用戶自取。信息圖冊的優點在于便于隨時查看和標記,但缺點是所包含的信息較少,且容易出現破損,紙質版的材料也容易產生資源的浪費,需要較大的資源成本,效率較低。
2.3 人工介紹
人工介紹的方式包含入口和場內引導人前往展位的導覽人員、展位內做介紹的人員、協助觀展者的人員等。如在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中提供了專業的設計師團隊,對家具風尚作出了專業的解讀。該種引導方式雖然較為直接且自然,用戶可以得到最為直接的幫助,但其對團隊人員和素質的要求較高,大型展覽往往難以滿足要求。
除傳統實體導覽方式之外,當前還有基于計算機技術的智能導覽設備,該種導覽方式有較強的綜合性,可將信息、內容管理等功能集于一體。相比之效,智能導覽有著更強的靈活性和更大的人性化等,可以有效緩解工作人員壓力。
3 移動智能設備在導覽中的應用分析
在當今社會中,移動智能設備已經成為人們交通溝通等不可缺少的重要設備。對于觀展人員而言,觀展現場的導覽系統有著重要作用。采用移動智能設備進行導航可以有效補充傳統方式的不足,此外,還可以根據其智能化和個性化特點,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導覽服務,使導覽體驗得到全面的提升。隨著不斷變廣的 Wi-Fi 覆蓋面,移動設備在大型導覽中的續航能力更強,同時隨著導航定位系統的不斷精細化,在導覽系統中移動設備的應用價值將會越來越高。
移動智能設備導覽的應用有以下集中常見方式,包括App、微信公眾號和網站網頁等。在大型展覽導覽中觀展者使用移動設備的目的主要在于以下 4 種類型:位置和路線規劃、獲取和記錄信息、標記游覽地點和溝通交流。
3.1 位置和路線規劃
隨著不斷普及和發展的智能移動設備,有關位置服務的內容也越來越多,而移動位置導航技術所提供的智能服務不僅從準確度或者是及時性等角度上看都可以使觀展體驗得到大大提升。從現有統計結果上看,通過移動設備進行導航時最為重要的是地圖和所處位置導航,具體應用包括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導航、Wi-Fi 定位技術等。無線局域網等室內定位系統技術的不斷發展將會使展覽定位效果更加精準且可以更好地進行室內外導航對接。
3.2 獲取和記錄信息
用戶在觀展之前,可以先下載 App 或從微信公眾號等得到有關展覽的信息,如時間、地點和具體內容等。此外,可以在線上進行購票等服務。在觀展時,用戶可通過移動智能設備對現場二維碼進行掃描以獲取展覽相關信息,幫助用戶快速了解展品內容等。例如,國家博物館公眾號中包含了語音導覽功能,觀展者可以在公眾號中輸入導覽標志牌的數字編碼既可以得到跟展品有關的各項信息,點擊播放即可收聽相關講解。
3.3 個人觀展標記備注
在大型展覽中,因展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且有較多的展位數量,在觀展時容易有迷路的情況出現??梢酝ㄟ^全程定位功能全程將觀展路徑記錄下來,以便于觀展者的瀏覽和回憶路徑。記錄和備注好個人觀展路徑也可以幫助后期的回溯,對于觀展者而言,回溯時帶來的收獲有時更大。
3.4 溝通交流
移動智能設備可以有效幫助主辦方和參展者發布有關信息,也可以使觀展者通過其社交功能尋找興趣相投的人員一起觀展。目前,部分應用包含了社交媒體分享功能,可以一鍵分享展覽信息。此外,通過 App 掃描名片或展位二維碼取得有關人員的公眾號或個人賬號的方式有利于觀展者與相應參展商的溝通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組織者和參展商與觀展者的聯系[9]。
隨著展覽中移動智能設備的應用,用戶可更好且更快地接受信息。通過移動 App 進行導覽可有效替代笨重的設備和雜亂的標志,可起到節約資源、降低人工成本等效果。然而,當前在大型導覽中較少使用移動智能設備,原因在于大型展覽僅有較短的舉辦時間,設計專業的移動導覽需要較高的人力和時間成本。此外,高質量的導覽體驗需參展者和主辦者的配合,但當前多數參展商未能充分評估具體收益而選擇觀望。因此,在現有的移動智能設備中導覽內容仍較少,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4 移動導覽設計原則
基于大型展覽的特點以及移動交互設計,對移動導覽設計原則進行分析總結,具體如下。
4.1 基于用戶為中心
在交互設計中,觀展者是重要的參與者,需從觀展者的基本心理特性、社會屬性等方面進行洞察,綜合考慮觀展者的具體目標和訴求等。在展覽設計前期就盡可能地邀請觀展者參加,通過更加行有效的設計與觀展者溝通,并盡可能在展覽環境中觀察觀展者的使用行為。
4.2 內容簡單
移動智能設備具有小屏幕的特點,且多應用于不固定的環境。因此,應用要足夠直觀,所提供的信息足夠精簡,便于閱讀,需將信息關聯上其他功能,并通過各種感官反饋信息。一般情況下觀展者只有在需要幫助時才會使用導覽應用,在設計時應確保操作區的合理性,確保拇指操作區的設計滿足單手操作的要求。
4.3 重視多線程和任務切換
確保用戶可以輕松切換各應用程序,構建起跨設備的體驗。在具體設計時,應保存好內容和進度,讓后續使用具有一定的延續性,讓參展者可以隨時終止或繼續瀏覽,并可從上次進度中開始瀏覽。對于文字記錄中需要導航的情況,當導航返回時應保持原有的內容不變。
4.4 注重時間性
觀展者在使用移動智能設備時多數是即時性且緊急需要的,過慢的內容加載速度會對用戶造成不好的使用體驗,載入內容在每次刷新時都可能會終止鏈接。
5 結語
展覽作為一種宣傳教育和商業交易的重要方法,雖然當前我國展覽的導覽方式可以滿足用戶的基本需要,但靈活性尚且不夠,體驗質量不高。本文以大型展覽利益相關者作為研究背景,從服務設計的角度出發對導覽體驗進行分析,提出通過移動智能技術提升觀展者的導覽體驗的方法,以期為后續類似項目提供參考。
(來源網絡,侵刪)